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行業和城市化進程的告訴發展,城市私家車的激增,因此引發的停車困難,停車位匱乏等問題成為了重要難題,而立體車庫的發展和對解決停車難這個問題上的作用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行業專家認為,在土地資源有限的前提下,發展平面車位會越來越艱難,所以建設和使用立體車庫是未來解決停車困難的一種主流趨勢。
據交通部統計,目前我國民用汽車保有量約3300萬輛。到201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將達到5500萬輛左右,其中轎車占53%。專家認為,這其中應有不低于1500萬個轎車泊位需要通過建立立體停車庫來解決。2016年,我國已成為全球二大新車市場,國內銷售總量達到1120萬輛,而汽車保有量達到6985萬輛,其中私人轎車的保有量就有2334萬輛。停車難成為繼行車難之后困擾各大中城市的交通難題。城市停車難的根本原因是車位總量不夠。按照發達國家經驗,一般車輛與車位之比是1:1.2。照此比例,我國停車位歷史缺口欠賬1200多萬個,每年新增停車位缺口500多萬個。
由于停車位的嚴重不足,迫使機動車非法停放、占道停放現象十分嚴重。根據我國汽車工業與城市建設發展的實際情況,我國應當加快停車設備產業發展,推廣使用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解決城市停車難。
近年來,我為立體停車產業已經起步。到2006年末,我國立體停車庫已有2200多個,停車泊位已有28萬個,到今年末有可能達到40萬個。與傳統的自行式車庫相比,機械立體車庫不但可以節省空間,還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簡單、可靠、安全,存取車快捷等優點;減少了因停車而引起的沖突;增加了汽車的防盜性和防護性,并有利于改善市容環境。
立體停車方式在歐洲和美國已經有近60年的歷史,在美國已是260億美元的大產業,在日本、韓國和臺灣也有40多年的歷史。所以立體車庫雖然在國內才剛剛興起,其實已經發展的很成熟了。立體車庫與傳統的自然地下車庫相比,在許多方面都顯示出優越性。
首先,立體車庫具有突出的節地優勢。以往的地下車庫由于要留出足夠的行車通道,平均一輛車就要占據40平方米的面積,而如果采用雙層機械車庫,可使地面的使用率提高80%—90%,如果采用地上多層(21層)立體式車庫的話,50平方米的土地面積上便可存放40輛車,這可以大大地節省有限的土地資源,并節省土建開發成本。
立體車庫與地下車庫相比可更加有效地保證人身和車輛的安全,人在車庫內或車不停準位置,由電子控制的整個設備便不會運轉。應該說,機械車庫從管理上可以做到徹底的人車分流。在地下車庫中采用機械存車,還可以免除采暖通風設施,因此,運行中的耗電量比工人管理的地下車庫低得多。機械車庫一般不做成套系統,而是以單臺集裝而成。
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其用地少、可化整為零的優勢,在住宅區的每個組團中或每棟樓下都可以隨機設立機械停車樓。這對眼下車庫短缺的小區解決停車難的問題提供了方便條件。
無人智能系統開發及應用市場剛剛起步,全國開發此類系統的企業屈指可數,諸多都處于模仿開發階段,所以相比之下,人機操作的立體車庫技術更加成熟,故障率低,更受業主歡迎!在不久的將來,無人智能立體車庫將會是一個大趨勢,請大家拭目以待吧。